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总结2005年以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研室每学期初根据最新发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确定教学专题,制定教学计划,开课前组织集体备课,上课期间执行教师听课制度和教学情况监测和反馈制度,期末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总结。
本课程本着人本化教育理念,从民族院校大学生实际出发,拓展了诸如案例型教学、小组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新闻点评、主题讲演、辩论会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精神。
基于《形势与政策》课政策性、时效性强的特殊性,该课程聘请学生辅导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师或面向社会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凝聚各方优质师资力量,发挥多方优势,提升课程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