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45期读书会活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5-27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10日上午,由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45期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经典著作研究会)在中央民族大学成功举办。读书会委员会选定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习近平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为研读篇目,旨在回顾五四运动至今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读书会邀请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景海老师、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崔猛担任副主讲嘉宾。参与会议的还有孙英院长、邵士庆副院长及学院部分教师、全体研究生和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爱好者。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亮亮老师主持。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在读书会的主旨解读环节,杨金海教授借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一百年传播史。杨教授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播、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传播的进程,深入细致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的思想文化,如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何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而扭转中华民族的命运。此外,杨教授还对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及出版情况作了实事求是的讲解,由此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影响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的意义。

在拓展解读环节,谢景海老师结合文本从文化革命的角度,讲到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框架,紧密地结合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情况来谈社会的文化革命问题。然后细致分析了在文化革命的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发挥的作用以及新时代的大学生对实现和承担文化革命的使命。

崔猛同学则结合当下深刻挖掘了《新民主主义论》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自信理念,让我们更好地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了解文化自信的方法论原则、理论和实现价值,为我们今天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在自由辩论和讨论环节,现场师生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分别提出了结合经典学习的思考和问题,杨教授对所提问题给予了入理切情的解答。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杨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知识储备、文化素养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同时深感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

最后,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英院长对本次读书会作了精彩总结和点评,全体与会师生合影留念,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