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十年磨一剑,努力打造民大特色思政课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年教学改革创新的做法与成效

时间:2024-01-16 浏览量:


自2009年以来,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相关要求,学院结合民大自身的教学重点及学生构成的特点,并参考全国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趋向,以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为出发点,逐步提出了“手段多样”“分类教学”“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等思路,即引入“MOOC”(慕课)、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充分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和实现多样化教学形式。

2014年,学院在全面系统总结思政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全面与成熟的“三育人”模式(即“理论育人”“实践育人”与“经典育人”)。“三育人”模式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思路全方位地覆盖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日常学习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由注重形式创新到重视内容创新的转变,并进一步倡导教学工作“五个坚持”,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一是坚持分类教学为原则,将新技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推动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以各教研中心为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主动性,不断推进分类教学、专题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是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改革促创新,不断提高全校本硕博思政课程吸引力,提升学生将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能力。近两年,学院已经探索总结出关于民考民、艺体类学生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譬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心得融入音乐、舞蹈、绘画作品,通过与校党委宣传部、各专业院系合办本科生“研习”作品展示活动等,将思政教育成效融入各专业。

三是坚持将“三育人”理念贯彻本院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全过程,真正由内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实现培养马克思主义合格人才的目标。学院确立并坚持“理论育人”“经典育人”与“实践育人”三原则,使教学科研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通过示范效应,吸引了广大非党员师生的参与,既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受众面,也增强了自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的能力。

四是坚持点面结合的模式,以本、硕、博思政课教学为主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学院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的导向,要求教师首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学透。

五是坚持改革与创新同步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形式,凸显民大特色,努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大模式”。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创新的重中之重。

十多年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富有成效。在实践教学方面,由我院教师指导的学生社会实践研究论文在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北京高校各类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约计12篇次;艺体类学生实践作品获2018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二等奖1次,2019年入围作品3件。2013年,学院在北京高校中首创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与青年学术论坛为平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研究、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覆盖到全校师生的日常学习中。近几年来,我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影响力不断扩展,受到了全国其他高校、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