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第二个结合”名家大讲堂|第一讲:韩庆祥:基于“第二个结合”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时间:2024-12-25 浏览量:


2024年12月18日晚,“第二个结合”名家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一讲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文华楼一层报告厅成功举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围绕“‘基于第二个结合’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这一主题,进行了立意高远、体大思精的讲授。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为韩庆祥教授颁赠“第二个结合”名家大讲堂首讲纪念牌。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雄军主持。校内外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韩庆祥教授深入探讨了“第二个结合”与“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思想文化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确立并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韩庆祥教授首先解析了“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之处,揭示西方的某种“吊诡之计”,即将文化等于文明,将文化披上文明的外衣。由此,韩庆祥教授总结了“西方中心论”的核心要素和标识性范畴,并强调其实质是为资产阶级主宰整个世界提供所谓历史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论证。西方现代化建构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逻辑使近代中国陷入“外逼式”现代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内生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驱动型现代化进程,在思想、精神、领导、道义和实践等多个层面,自主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范式、原创论断、理论体系。

韩庆祥教授通过古今中西对比,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西方中心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谱系和意识形态,二者的较量是意识形态上的激烈较量,从根本上更是“主体性”的较量。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现代化框架体系,解构了“西方中心论”,内生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新的文化生命体,进而确立、巩固和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听讲师生受益良多。讲授结束后,韩教授还就现场师生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如何辩证看待资本主义文明、如何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动作用等问题,逐一进行了精彩回应。王雄军副校长表示讲座内涵丰富,并以两个词语进行了概括,其一是“视野宏阔”,整场讲座展现出非常宏大的历史视野;另一个是“思想深邃”,韩庆祥教授的思考极具深入性和系统性。

该系列讲座由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协同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科研处、期刊社协办,邀请全国顶级专家学者探讨“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性理论与重大实践问题,切实发挥国家高端平台引领作用,把基地建设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重要阵地和中央民族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引擎。

(文字:沈丹丹 程春华 师英杰,审核:孔新峰,图片:薛孟良)

师生听后感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协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师英杰:

聆听韩庆祥教授的讲座,再一次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思想的力量。韩老师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博大纵深的历史视野,缜密的逻辑框架,将政治话语、学理话语和大众话语结合起来,将历史、现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对“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命题做了深入解读,层层分析,使听众触摸到了这一命题的价值与精髓。从中,我们也能充分体会到韩老师对学术的热爱与学术使命的担当。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基地秘书长岳凤兰:

韩庆祥教授的报告极具高度,内容生动详实,思路清晰严谨,分析精辟透彻。他从世界文明中心的历史性转移切入,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了全面、系统且深入的阐释,并梳理出十大标识性范畴。聆听这场报告后,我对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和理解。该报告对于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进而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平维彬:

韩庆祥教授的讲座视野宏阔,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发人深思。韩教授指出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洪流中绝非只有“西方现代化”一条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韩教授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论断、标识性范畴,为构建体系化、学理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哲学根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魂脉”与“根脉”研究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王赛:

韩庆祥教授此次讲座主题立意深远,以历史为切入点阐述西方世界构建的“西方中心论”实质是为资产阶级主宰整个世界提供所谓历史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论证。同时,韩教授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解构“西方中心论”,特别是针对西方中心论的十大核心要素,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态的标识性范畴,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做了深入解读。为现阶段在现实层面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层面构建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发和思考,我个人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翟成鹏:

韩教授通过分析“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以及“西方中心论”的十大核心要素和标识性范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范畴的关系,指明了走出“东方从属于西方”框架要聚焦的两大主题,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并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韩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不仅使我对“西方中心论”的局限性和危害性有了较深的了解,也使自己对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杨杰:

韩庆祥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不仅深入阐释了西方中心论的核心要素与标识范畴,还厘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中心论下的西方现代化的重大区别,为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本质超越有重要启发,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坚持、巩固、高扬文化主体性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角度和理解方法。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