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中央民族大学第90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高端讲坛)顺利举行

时间:2025-05-12 浏览量:

  4月22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第90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高端论坛)在丰台校区明德楼431、432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央民族大学知行讲席教授、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锋应邀做“经典文本的‘激活’与学术理论创新”主题分享。本期读书会(高端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志亮老师主持、副院长王云芳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3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期论坛。



  王海锋教授围绕“经典文本的‘激活’与学术理论的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文献阅读与学术创新问题。他首先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思考“如何做学术”的重要性,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文献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知识积累,更在于思想发明,经典文本的激活需要研究者具备深厚的文献功底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

  在经典文本阅读的历史进程方面,王海锋教授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的四个阶段:从1921年到1949年前后,经典文本的译介研读和中国化,旨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理论大众化普及的哲学教科书和延展性文本阅读,以巩固意识形态地位;改革开放后,回归思想语境的经典文本学理探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理化和学术化;世纪之交以来,经典文本面向现实问题的阐释,结合时代需求挖掘思想资源。



  王海锋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例,分享了如何从经典文献中挖掘思想资源,如他在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带着问题思考,最终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客观性的结论,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互动环节,参会师生就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研读、文本运用等问题与王海锋教授进行了交流。王海锋教授建议通过互文式阅读,借助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外经典文献阐释,提高文献阅读效率,同时强调文献阅读重在思想阐释,不必过分纠结于文献的语言形式。


  最后,王云芳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点评和总结。她表示,王海锋教授的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了诸多启示,找到了文献功夫和思想对话的平衡感、学理研究中“破”和“立”的结合点以及现实转化的落地感。她希望师生们能够借鉴王海锋教授传授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多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自创办以来,获得北京市委宣传部、教育工委等单位支持,先后纳入“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首都“京彩文化青春绽放”等品牌文化项目。本次读书会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


撰稿| 田志亮 任校炜

拍摄| 赵子婧

审核| 孔新峰 师英杰 袁海琴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