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孔新峰院长率师生调研团赴鹤岗市开展“知行中华”社会实践

时间:2025-08-28 浏览量:


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深入调研了解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8月17日至20日,在院党委书记、院长孔新峰教授的带领下,我院部分师生前往黑龙江省鹤岗市开展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师生们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边境基层、感悟红色历史、体认多元文化,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实践团师生认真聆听东明朝鲜族乡历史文化)


在鹤岗市萝北县东明朝鲜族乡红光村文博馆,师生们参观了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农具、服装饰品、厨房场景等展陈,深入了解当地朝鲜族群众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传承,从一器一物中感受到朝鲜族文化的缤纷多彩,也从中深刻领悟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红光村采摘园,在当地农户的介绍下,师生们了解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亲身感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效。


(实践团成员在文博馆前留影)


80年前,在萝北县太平沟乡兴东村,有一处以“崔家大车店”为掩护的兴东抗联交通站,联络员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史。在复建的“三家窝棚”和崔家大车店前,当年小联络员荆树有的后人动情讲述祖辈如何利用信号石掩护赵尚志、冯仲云等抗联将士秘密过江、传递情报的英雄事迹。许多师生在聆听中不禁热泪盈眶,深刻体会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伟大牺牲和历史担当。在赵尚志英雄纪念碑前,党员师生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庄严宣誓,坚定继承先烈遗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实践团师生在认真聆听抗联英雄事迹)


(用于联络的“信号石”)

(实践团师生在赵尚志渡江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后合影留念)


在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和当地口岸互市贸易区,实践团成员系统了解黑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演变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实地感受中俄边境贸易的繁荣景象和两国互惠互利的实践成果。通过考察,师生们认识到边疆地区的发展既依托于自然资源基础,又受益于持续深化的社会交流互动,深化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兴边富民行动战略内涵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


(位于口岸的中俄友谊见证“墙”)


(孔新峰院长在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向实践团师生讲解)

(团队成员在共青农场稻田画感受奋斗精神)


在共青农场,团员们参观了以稻田艺术展现垦荒历史与青春奉献的“稻田画”。在三江平原的沃野之上,以彩色水稻“绘就”的“稻田画”蔚为壮观,一幅幅大地画卷生动再现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峥嵘岁月,也展现出新时代农业与文化、旅游创新融合的广阔前景。师生们在怡人稻香中聆听几代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农垦人扎根边疆、奉献国家的故事,无不为之动容,深切感受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正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生动体现。

在黑龙江省“六共”互嵌式示范社区——六安社区,师生们调研多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基层实践。该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环境,让大家在细微处见真情,于平凡中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大家感慨道,六安社区工作者用“润物细无声”的暖心服务,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为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提供了鹤岗智慧。


(实践团走访六安社区)


在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师生们了解了鹤岗煤炭资源深加工与尿素生产工艺,感受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央企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到边疆地区工业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区域经济协同的重大意义。


(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

(调研团师生共同参观无菌车间)


在柏利东烧烤供应链,从十万级无菌车间到老师傅的巧手穿制,队员们全程见证了“鹤岗小串”的标准化生产与工艺传承。大家看到的不仅是一家现代化食品企业,更是一群人对家乡品牌的深情守护与精益求精,深刻体会到鹤岗人扎根实业、打造家乡特色文化品牌的决心,也更深刻理解到地方特色产业在促进就业、传播文化、增强认同方面的重要意义。

调研期间,孔新峰院长还应邀为萝北县党员干部作了题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公益讲座,萝北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各级干部180余人参加,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频仍。孔教授引经据典、史论结合地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树立正确历史观对凝聚共识、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县委书记郝洪山在总结中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入基层、深入人心。


(孔新峰教授在讲座)

(实践团成员及萝北县180余名领导干部在认真听讲)

(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座谈会)


8月19日下午,在鹤岗市近200名统战工作者聆听孔新峰院长此行第二场公益讲座之后,中共鹤岗市委统战部与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座谈会,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主持,围绕校地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与智力优势,助力鹤岗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服务边境地区转型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重要指示精神引导下,实践团队此行深入祖国北疆,泛舟界河之上,用心灵感悟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在边疆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真切触摸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脉搏。此次实践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更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鲜活实践。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追求,以青春之我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文字|蔡粤蒙 平维彬

图片|调研团师生、鹤岗市及萝北县有关部门

审核 | 孔新峰 师英杰 袁海琴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